行业资讯 – 康耐博 https://www.zxgy.com.cn 康耐博 Sat, 15 Nov 2025 01:40:21 +0000 zh-Han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8.1 https://www.zxgy.com.cn/wp-content/uploads/2022/09/cropped-ico-32x32.png 行业资讯 – 康耐博 https://www.zxgy.com.cn 32 32 医用气体基于规范与终端流量的核心设备选型 https://www.zxgy.com.cn/zixun/hxsb.html Sat, 15 Nov 2025 01:35:52 +0000 https://www.zxgy.com.cn/?p=3897 医用气体系统的核心设备选型,必须以《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GB 50751-2012)、《氧气站设计规范》(GB 50030-2013)及行业标准YY/T系列为依据,结合医院规模、科室功能和终端用气需求,科学确定设备类型、容量与配置,确保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首先,气源设备选型需匹配终端流量总量。设计前应按床位类型计算高峰用氧量:普通病床取2–5 L/min,ICU床位取10 L/min,手术室单台可达30–50 L/min。总流量叠加同时使用系数(通常0.7–0.9)后,再预留20%余量作为设备选型基准。大型三甲医院宜采用液氧储罐,其汽化能力应满足最大瞬时流量;中小型医院可选用医用分子筛制氧机,产氧浓度须达90%–93%(符合YY/T 1497),并强制配置备用汇流排或第二套机组,实现故障自动切换。

负压吸引系统真空泵组应“一用一备”,总抽气速率按每床位30 L/min计算,ICU和手术室加倍。规范要求采用无油泵(如水环式或干式螺杆泵),避免油污染,并在排气端加装高效细菌过滤器。医用压缩空气系统则须配备无油空压机,经冷冻干燥机和三级精密过滤(精度≤0.01 μm),确保露点温度≤-40℃、含油量≤0.01 mg/m³,满足呼吸设备与气动工具双重需求。

终端设备选型同样关键。所有气体终端接口必须符合ISO 9176国际标准,具备自封功能,颜色标识清晰。终端流量设计值应保证最不利点压力稳定:氧气0.35–0.5 MPa,负压-0.04~-0.07 MPa。手术室、ICU等重点区域应设置双回路或冗余终端,提升可靠性。

所有设备必须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安装单位具备机电或医疗专项资质。机房应独立设置,通风良好,电气设备防爆,并预留RS485或RJ45通信接口,接入中央监控系统,实现远程启停、状态监测与故障报警。

医用气体核心设备的选型绝非简单“越大越好”,而是在规范框架下,以终端流量为基础,兼顾安全性、冗余性与经济性,构建真正契合医院实际需求的生命支持系统。

]]>
医用气体工程系统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https://www.zxgy.com.cn/zixun/ys.html Wed, 29 Oct 2025 07:16:30 +0000 https://www.zxgy.com.cn/?p=3890 医用气体工程作为现代医院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手术、急救、重症监护等关键医疗活动的生命支持系统,更是衡量医院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一套设计科学、施工规范、运行稳定的医用气体系统,其优势体现在多个关键方面,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运营效率和患者体验。

提升医疗安全与应急响应能力是其最核心的优势。在抢救危重病人或进行复杂手术时,氧气、压缩空气等气体的稳定供应直接决定救治成败。集中供气系统通过液氧站、真空泵组、无油空压机等专业设备,确保气体压力恒定、流量充足、品质纯净。系统配备主备双路气源和自动切换功能,即使在设备故障或断电情况下,也能无缝切换至备用系统,保障供气连续性。中央监控平台实时监测各区域压力,异常时立即报警,使医护人员能第一时间响应,最大限度降低医疗风险。
提高临床工作效率与操作便捷性是另一显著优势。传统的移动式氧气瓶或电动吸引器不仅笨重,还需频繁更换和充电,占用大量人力。而医用气体系统通过管道将气体输送至病房、手术室的每个终端,医护人员只需插入湿化瓶或吸引管即可使用,操作简单快捷,大大缩短了准备时间,提升了护理和手术效率。特别是在多床位同时用气的场景下,集中供气的优势尤为突出。

优化医院空间利用与环境整洁度。取消了分散摆放的氧气瓶、吸引器等设备,减少了病房和走廊的杂物堆积,不仅节省了宝贵的空间,也使医疗环境更加整洁有序,便于清洁消毒,降低了院内感染的风险。同时,系统运行噪音低,不会对患者休息造成干扰,有助于营造安静舒适的治疗氛围。
降低长期运营成本与管理难度。虽然初期建设投入较高,但集中供气系统减少了氧气瓶采购、运输、存储和人工更换的成本。设备集中管理,维护保养更方便,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数字化监控系统可实现远程巡检和数据分析,提高了运维效率。

医用气体工程系统的优势贯穿于安全性、高效性、舒适性与经济性等多个维度,是现代医院实现高质量医疗服务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

]]>
医用气体工程系统设备配置 https://www.zxgy.com.cn/zixun/gcxt.html Tue, 21 Oct 2025 02:50:51 +0000 https://www.zxgy.com.cn/?p=3882 医用气体工程是医院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备配置的科学性与完整性直接关系到临床诊疗的安全与效率。一个完整的医用气体系统涵盖多种气体类型,主要包括氧气、压缩空气、负压吸引、笑气、二氧化碳和氮气等,每种气体均需配置相应的专用设备,形成从气源到终端的完整供应链条。
中心供氧系统的核心设备包括液氧储罐、汽化器、氧气汇流排和氧气减压箱。液氧储罐用于大量储存低温液态氧,通过汽化器转化为气态氧输出;汇流排由多组高压氧气瓶组成,作为应急备用气源,当主气源故障时自动切换,确保供氧不中断。一级和二级氧气减压箱负责将高压氧气逐级减至终端所需的0.4MPa稳定压力。

压缩空气系统主要由空气压缩机、空气干燥机、空气储气罐、过滤器和减压箱组成。空压机产生高压空气,经干燥机去除水分、过滤器滤除油雾和颗粒物后,进入储气罐稳压,再通过减压装置输送至各使用点,确保气体洁净、干燥,满足呼吸机和手术工具的用气要求。
负压吸引系统则由真空泵机组、真空罐、止回阀、污物收集罐和电气控制系统构成。真空泵产生负压,真空罐用于稳定系统压力,防止泵频繁启停。污物收集罐安装在各护理单元终端前,用于收集吸引液,防止液体进入主管道造成堵塞或污染。系统工作压力通常维持在-0.03MPa至-0.07MPa之间。

对于麻醉及手术专用气体,如笑气、二氧化碳和氮气,需配置专用气源、减压装置和独立管道系统。这些气体多用于手术室,因此设备配置需更加精密,并具备防错接功能。
全系统还需配备公共设备,如压力监测仪表、声光报警装置、中央监控系统和接地装置。报警系统能实时监测压力异常、设备故障或断电情况,并在护士站或设备科发出警示,确保及时处置。

所有设备的选型应符合国家《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GB 50751-2012)要求,优先选用节能、低噪、高可靠性的产品,并由专业厂家安装调试。设备配置应预留一定余量,便于医院后期扩建和功能升级。
医用气体工程的设备配置是一个系统化、专业化的过程,必须根据医院规模、功能需求和安全标准,合理选型、科学布局,确保各类气体安全、稳定、连续地供应至每一个终端,为医疗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
养老院供氧系统与其他医疗机构供氧系统的区别 https://www.zxgy.com.cn/zixun/yqqb.html Wed, 08 Oct 2025 07:26:28 +0000 https://www.zxgy.com.cn/?p=3875 随着“医养结合”模式的深入推进,医用中心供氧系统已成为现代养老院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基础设施。尽管其基本功能与其他医疗机构相似,但由于服务对象、医疗定位和使用场景的差异,养老院的供氧系统在设计思路、配置标准和运行管理上呈现出鲜明的自身特点,与综合医院、专业护理院等机构存在显著区别。

首先,服务对象的生理特征与用氧需求决定了系统的设计导向。养老院主要收住老年人,其中多数为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长期患者,其用氧模式以低流量、持续性吸氧为主,用氧强度相对平稳。因此,养老院供氧系统更注重长期运行的稳定性与舒适性,强调“预防为主、慢病管理”的理念。相比之下,综合医院的供氧系统需应对急诊抢救、手术、重症监护等高强度、高流量的突发用氧需求,系统设计必须具备强大的瞬时供氧能力和冗余备份,以保障生命支持的可靠性。

其次,医疗功能定位的不同影响了系统的覆盖范围与终端配置。养老院的医疗功能多以基础诊疗、康复护理和应急处置为主,其供氧终端主要分布在老人居室、康复活动区和医务室,覆盖密度适中。而专业护理院或医院的呼吸科、ICU、手术室等区域,氧气终端密集且需与呼吸机、麻醉机等设备高度集成,系统复杂度和压力控制精度要求更高。此外,养老院更强调人性化设计,如终端安装高度便于轮椅老人使用、操作界面简洁直观,以适应老年人行动不便、认知能力下降的特点。
再者,安全管理与运维模式存在差异。由于养老院通常缺乏专业的医疗设备维护团队,其供氧系统设计更倾向于智能化、自动化和低维护。例如,系统配备远程监控与报警装置,可实时监测压力、泄漏等异常情况,并自动通知管理人员,降低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依赖。同时,为防止老年人误操作,系统需具备更强的防误触和安全联锁功能。而医院拥有专业的设备科和技术人员,可进行定期巡检和复杂维护,系统运维更为精细化。

综上所述,养老院供氧系统在满足基本医疗供氧功能的基础上,更加突出“适老化、可持续、易管理”的特点,是一种以长期照护为核心、兼顾安全与便捷的定制化解决方案,与以急性救治为导向的医院供氧系统在理念与实践上均有所不同。

]]>
医用气体设备带设计和安装规范 https://www.zxgy.com.cn/zixun/sbdsa.html Tue, 30 Sep 2025 02:48:29 +0000 https://www.zxgy.com.cn/?p=3867 医用气体设备带是现代医院病房、手术室及重症监护区域的核心功能设施,集成了气体供应、电力传输、照明、呼叫对讲等多种功能,不仅提升了医疗环境的整洁度,更显著提高了临床操作的便捷性与安全性。科学的设计与规范的安装是确保设备带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
一、设备带的设计原则
设备带通常采用铝合金或高强度工程塑料材质,具有防火、防潮、耐腐蚀、易清洁等特点。设计应遵循“功能集成、安全可靠、操作便捷、美观实用”的原则。根据使用区域的不同,设备带可分为标准型、豪华型和手术室专用型。普通病房设备带主要集成氧气、负压吸引、压缩空气终端、电源插座、床头灯及护士呼叫按钮;而手术室设备带则需配置更多种类的医用气体、气体监测显示模块等,并具备更高的防护等级。

在布局设计上,气体终端应按照国际标准进行颜色和接口区分,如氧气为白色,负压为黄色,采用防错插设计,防止误接。电源插座应与气体终端保持安全距离,实现强弱电分离,避免电磁干扰或安全隐患。设备带内部设有独立的电缆槽和气体管道通道,确保线路规整、便于检修。外观设计应简洁流畅,与病房装修风格协调,提升患者舒适感。
二、安装规范与技术要求
设备带的安装高度一般距地面1.2米至1.4米,与病床中心对齐,确保医护人员操作舒适。安装前需确认墙体结构牢固,预埋管线位置准确。设备带通过支架或吊杆固定于墙面,间距合理,连接牢固,不得有松动或倾斜现象。

安装过程中,气体管道连接必须严密,采用承插焊接或压接工艺,严禁使用螺纹连接。所有终端在安装前应保持密封,防止灰尘或杂质进入。安装完成后,需对每条气体线路进行气密性测试,通常以1.1倍工作压力保压24小时无泄漏,并进行气体纯度检测,确保符合医用标准。
此外,设备带的电源线路应单独回路供电,配备漏电保护装置。呼叫系统需与护士站主机联动,测试双向对讲和报警功能正常。所有施工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并符合《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GB50751)和电气安装标准。

三、维护与管理
设备带投入使用后,应建立定期巡检制度,检查终端密封性、插座通电情况、呼叫响应速度等,及时更换老化部件。清洁时应使用中性清洁剂,避免腐蚀表面。
综上所述,医用气体设备带的设计与安装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综合考虑功能、安全、人机工程与美学因素,通过规范化施工与精细化管理,为医院提供高效、安全、人性化的医疗环境支持。

]]>
中心供氧系统的设计原则与关键技术要求 https://www.zxgy.com.cn/zixun/gjsj.html Fri, 19 Sep 2025 06:04:54 +0000 https://www.zxgy.com.cn/?p=3860 中心供氧系统是现代医院不可或缺的生命支持基础设施,其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用氧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科学合理的设计是确保系统长期高效运行的前提。
系统设计需遵循《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GB 50751)等国家标准,结合医院规模、功能分区、床位数量及未来发展需求进行总体规划。通常由气源站(液氧储罐或制氧机)、切换装置、减压稳压装置、输氧管道、楼层二次减压箱、病房设备带终端及监测报警系统组成。

在气源选择上,大型医院多采用“主用液氧+备用氧气瓶组+制氧机”三重保障模式,确保24小时不间断供氧。对于新建医院,推荐配置医用分子筛制氧机,具有运行成本低、环保安全、可持续产氧的优势。气源站应设置在通风良好、远离火源的位置,并配备防爆照明与静电接地装置。

管道系统设计尤为关键。氧气管道必须独立敷设,严禁与其他管线共沟;管材优先选用脱脂紫铜管或不锈钢管,耐压等级不低于1MPa。主管道直径根据最大用氧量计算确定,避免因管径过小导致末端压力不足。系统应分级减压,在机房一次减压至0.8MPa后,通过各楼层二次减压箱将压力稳定在0.4MPa,满足不同区域使用需求。
安全设计不容忽视。系统需配置超压泄压阀、防逆流装置和接地措施,防止高压冲击或静电积聚引发事故。同时,在护士站、机房及控制中心设置氧气压力远程监控与声光报警装置,实现异常实时预警。

此外,终端布局应人性化。病房设备带上氧气终端宜按床位双备份设置,手术室、ICU等重点区域还需预留备用接口,便于多设备同时使用。
综上所述,中心供氧系统的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考虑医疗需求、安全规范、节能效率与可扩展性,为后续施工与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
安装医用气体工程时需要考虑的关键事项 https://www.zxgy.com.cn/zixun/yqgckl.html Tue, 02 Sep 2025 07:20:56 +0000 https://www.zxgy.com.cn/?p=3853 医用气体工程是医院基础设施中至关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广泛应用于手术、急救、重症监护等关键医疗环节。其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全面、系统地考虑多个关键因素,确保系统安全、稳定、合规运行。
首先,必须严格遵循国家规范与设计图纸。安装工作应以《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GB 50751)为核心依据,确保系统压力、流量、气体纯度等技术参数符合标准。施工前需对设计图纸进行详细会审,明确气源位置、管道走向、终端布局及设备配置,确保与建筑、消防、电气等专业协调一致,避免交叉施工冲突。

气源系统的安全与可靠性是首要考虑因素。应根据医院规模和用气需求合理选择气源形式,如高压氧气瓶汇流排、液氧储罐或集中制氧系统,并配置主备自动切换装置和应急备用气源,确保不间断供气。气源站应设置在通风良好、远离火源和人员密集区的独立区域,具备防火、防爆、防倒措施,并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识。
管道系统安装是施工核心环节。管道材质应选用高纯脱脂铜管或304不锈钢管,杜绝油脂污染。焊接必须采用氩弧焊或银钎焊工艺,确保焊缝均匀、内壁光滑无氧化、无焊瘤。管道敷设应合理规划走向,坡度符合规范氧气管不小于0.002,负压吸引管不小于0.01,支吊架间距均匀、固定牢固。

终端配置应满足临床实际需求。根据科室功能合理设置氧气、压缩空气、负压吸引等终端数量与位置,采用国际标准防错插接口,防止气体混淆。每个终端应配备独立维修阀,便于局部检修不影响整体系统运行。设备带布局应整洁美观,提升使用便捷性。
系统调试与检测不可忽视。安装完成后,必须分段进行强度试验(1.5倍工作压力)和24小时气密性试验,确保无泄漏。随后用高纯氮气进行多次吹扫,清除管道内杂质,确保气体洁净度达标。同时,应集成中央监控报警系统,实现对压力、流量、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与异常报警。

施工管理与竣工验收必须规范。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资质,施工人员持证上岗。全过程应有监理监督,确保质量可控。竣工后须通过专业检测机构验收,并提交完整的技术资料和操作维护手册,为后期运维提供保障。通过科学规划与严谨施工,确保医用气体系统安全、高效服务于临床医疗。

]]>
安装医用气体管道时的注意事项 https://www.zxgy.com.cn/zixun/gdzysx.html Wed, 20 Aug 2025 06:32:46 +0000 https://www.zxgy.com.cn/?p=3845 在医用气体工程中,医用气体管道的安装是保障医院供气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由于医用气体直接用于患者治疗和手术支持,其输送系统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因此,在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范与技术要求,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如GB 50751-2012《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及国际标准(如ISO 7396-1)。

材料选择必须严格把关。所有管道应采用符合医疗专用标准的脱脂紫铜管,严禁使用普通铜管或镀锌钢管。脱脂处理能有效去除管内油污和杂质,防止气体污染,尤其在输送高纯度氧气时,可显著降低燃烧风险。管材进场前需查验合格证、材质报告及脱脂证明,并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裂纹、压扁或严重锈蚀。
管道安装前必须做好清洁与封堵。切割管道应采用专用割刀,避免产生金属屑;切口应平整无毛刺,并用无油溶剂清洗内壁。安装过程中,未连接的管口应及时用洁净堵头或塑料封膜密封,防止灰尘、水分或异物进入管道系统。

焊接工艺至关重要。紫铜管连接应采用银基硬钎焊,禁止使用含铅焊料。焊接前需确保管道与管件干燥、清洁,焊口应均匀、饱满,无虚焊、漏焊或气孔。焊接完成后,应对焊口进行100%外观检查,必要时进行无损检测,确保密封性与结构强度。
管道布置应合理规范。主管道应沿墙、柱或天花板明装,便于检修与巡查;穿越墙体或楼板时需加装套管,套管内不得有焊缝,且应用防火材料封堵。不同气体管道应按规定颜色标识,如氧气为天蓝色、负压吸引为黄色,并设置清晰的流向箭头和气体名称。

安装完成后必须进行严格的吹扫、气密性试验和气体纯度检测。先用无油压缩空气或氮气对管道系统进行分段吹扫,直至排出气体洁净为止;随后进行保压气密性试验,通常要求在1.1倍工作压力下保持24小时,压降不得超过规定值。
所有安装过程应做好详细记录,包括材料证明、焊接记录、试压报告等,形成完整的竣工资料。施工人员应持证上岗,接受专业培训,确保操作规范。
医用气体管道安装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原则,每一个环节都不可疏忽,以保障医疗用气的绝对安全与可靠。

]]>
医用制氧站建设方案的选择:制氧机、汇流排与液氧罐的比较 https://www.zxgy.com.cn/zixun/zyjhlp.html Mon, 11 Aug 2025 02:53:41 +0000 https://www.zxgy.com.cn/?p=3836 在现代医疗环境中,确保稳定可靠的氧气供应至关重要。医用制氧站是医院供氧系统的核心,其建设涉及到设备选择如制氧机、汇流排和液氧罐等,这些设备各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医院的具体需求、用地面积以及预算来综合考虑。
使用制氧机制氧是一种直接且灵活的方式。它通过空气分离技术现场生产氧气,减少了对外部氧气源的依赖。对于中小规模的医疗机构来说,安装一套或多套制氧机可以满足日常用氧需求,并且可以根据未来的发展逐步扩展。此外,制氧机占地面积相对较小,适合空间有限的情况。然而,制氧机初期投资较高,包括设备购置费用、安装调试成本以及后续维护费用。另外,电力消耗也是不可忽视的成本因素之一。

汇流排系统通常由多个氧气瓶组成,适用于临时性或短期增加用氧量的需求。它具有快速部署的优势,能够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来,尤其适用于紧急情况下的应急补充。但长期来看,汇流排系统的运行成本较高,因为需要频繁更换氧气瓶,增加了人力物力的投入。同时,由于氧气瓶属于压力容器,存储时需遵循严格的安全规范,对储存环境有一定要求,这可能限制了其在一些场合的应用。

液氧罐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大容量氧气储存解决方案,特别适合大型医疗机构。液氧罐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存储大量的液态氧气,占地面积虽然比制氧机大,但相比大量气瓶而言要小得多。而且,液氧罐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能实现连续稳定的氧气供应。不过,液氧罐的一次性投资较大,除了设备本身外,还需要考虑安全防护措施、低温保存条件等因素。此外,液氧罐的补给周期较长,一旦发生供应链中断,可能会对医院运营造成影响。

在决定采用哪种方式建设医用制氧站时,应全面评估医院的实际用氧量、未来发展计划、地理位置及预算限制。如果医院位于交通不便地区,或者存在经常性的用氧高峰,那么选择制氧机可能是更优的选择;若医院有足够的空间并且追求更低的长期运行成本,则液氧罐更为合适;而汇流排则更适合用于临时增补或作为备用方案。
总之,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有最适合的选择。每种方案都有其适用场景和局限性,关键在于结合自身条件做出最佳决策,确保既能满足当前需求又能适应未来发展变化。

]]>
医用氧气管道施工与验收标准的全过程解析 https://www.zxgy.com.cn/zixun/yqgdsg.html Fri, 01 Aug 2025 06:25:21 +0000 https://www.zxgy.com.cn/?p=3829 医用气体工程中的氧气管道系统是医院生命支持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施工与验收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GB 50751)及相关标准执行,确保系统安全、洁净、稳定运行。

在施工阶段,首先应选用符合标准的脱脂紫铜管或不锈钢管,严禁使用镀锌钢管或普通碳钢管道。管材进场时需提供材质证明、脱脂处理报告及合格证书,并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裂纹、压扁、锈蚀等缺陷。管道敷设应依据设计图纸进行,主管道宜沿走廊顶部明装,便于巡查与维护。水平管道应保持不小于0.003的坡度,坡向气源方向,利于冷凝水排出;垂直管道应设置牢固支架,间距符合规范要求。

管道连接应采用银钎焊或氩弧焊,焊口须饱满、光滑,无气孔、夹渣、未熔合等缺陷。严禁在主管道上使用螺纹连接或生料带密封,防止杂质脱落造成堵塞或引发燃烧风险。施工过程中必须保持管道内部洁净,切割后管口应及时封堵,焊接前应清理管口内外壁,避免油污、氧化物进入系统。
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严格的吹扫与压力试验。先用高纯氮气或干燥压缩空气对管道分段吹扫,流速不低于20m/s,直至出口端白布或靶板无污迹为止。随后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15倍(通常为0.8 MPa),稳压后保压24小时,每小时记录压力值,压降不得超过试验压力的1%,且所有焊口、阀门、接头处不得有泄漏。

验收阶段,除核查施工记录、材料证明、焊接质量外,还需进行功能测试。在最远端终端测量氧气压力,应稳定在0.35~0.6 MPa范围内。同时测试中央报警系统,模拟压力异常,确认声光报警及备用系统自动切换功能正常。管道外壁应按国家标准涂天蓝色标识漆,并标注“氧气”字样和流向箭头,终端应采用防错插接头,防止误接。
综上所述,氧气管道的施工与验收必须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原则,全过程受控,确保为医院提供持续、洁净、可靠的氧气供应,保障临床医疗安全。

]]>